涼茶的歷史悠久,最早的是由鶴山人王澤邦于1828年創(chuàng)始的王老吉涼茶,隨著千千萬萬的“老廣”漂洋過海,涼茶也終于開始了它的五大洲之旅。1898年至1903年梁啟超赴美考察期間,曾著《新大陸游記》一書,書中有載:“西人有喜用華醫(yī)者,故業(yè)此足以至富。有所謂王老吉涼茶,在廣東貼銅錢兩文、售諸西人或五元或十元美金不等云”便是歷史的見證。
公元306年,東晉道學醫(yī)藥家葛洪南來嶺南,由于當時瘴癘流行,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(yī)藥。葛洪所遺下的醫(yī)學專著以及后世嶺南溫派醫(yī)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,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,其配方、術語世代相傳。關于涼茶的歷史典故、民間傳說在嶺南和海外廣為流傳,經久不衰。數百年來,林立于廣東、香港、澳門的涼茶鋪,形成了一條嶺南文化的獨特風景線。
廣東涼茶
涼茶是嶺南人民根據本地的氣候、水土特性,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(yī)養(yǎng)生理論為指導,以中草藥為基礎,研制總結出的一類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總稱。分析涼茶高熱的原因,有關專家指出,首先,涼茶無毒有效的特點十分符合現代人的消費特點。飲用涼茶是兩廣人民長期同大自然作斗爭總結而來的一種護身法寶。據有關醫(yī)藥專家介紹,涼茶涼而不寒,清熱而不傷脾胃,沒有肝腎毒性,四季皆宜,無病時可防病,有病時能治病,秋冬防秋燥、春夏去暑濕。